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时间:2024-10-22 17:13:2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事迹材料[此文共1839字]

身正为师倾思政     丹心无声育桃李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事迹材料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多年从事高等教育经历告诉我,只有自觉服务于党和国家人才培养和思想理论建设事业,以高度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才能在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管理育人等方面做出成绩,并赢得学生们的热爱。

一、身正为师倾思政

2006 年,我从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十二年来,始终坚持在教学第一线,一直从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始终坚持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真学,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时刻关注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和中共中央的重大决策,既向书本学,更向实际学;真懂,用理论阐释现实中的问题,在分析问题中进一步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真信,坚守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科研阵地,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自信;真用,结合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既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又体现在科研成果中。既注重教书育人,又注重言传身教,坚持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学识风范教育感染学生,坚守着“教书育人”的初心。

坚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三尺讲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坚韧使我迅速成长为一名教学经验丰富、能力较强的教师,多次荣获“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作为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我负责的《形势与政策》课程被河南省教育厅评为2015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在郑州市教育局组织的全市教学技能竞赛中,我获得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一等奖。我还获得2015年全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高校历史和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等奖,被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工会联合授予“河南省教学标兵”称号。

近年来还先后被郑州市文明办评为“郑州市文明市民”,被郑州市教育局评为“郑州市教学技能竞赛大学德育教学二等奖”,被中州大学评为“校园网络课件大赛三等奖”,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评为“说课大赛一等奖”,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被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多次评为“教学效果优秀”。

二、丹心无声育桃李

坚持教书为业、育人为本,始终把教书育人放在首位,认认真真教书,勤勤恳恳育人。坚持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健全的人格,真诚地尊重每个学生,赢得历届学生的尊敬和爱戴,被学生们称为“姐姐一样的老师”。对于诸如家庭有过变故的特殊学生,总是用师爱、母爱的温情去融化他们“心中的坚冰”。关心、帮助学生,给他们提供一些力所不及的帮助。

从教以来,用心备课,精心授课,尽心解惑,年年超额完成工作量。在专业课教学中,担任形势与政策教研室主任,承担了形势与政策课的同时,还承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先后主持省教育厅项目2项、省科技厅项目2项、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项目1项;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建设和教辅工作,先后参编河南人民出版社、辽宁教育出版社的教材多部;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探索》、《领导科学》、《中国成人教育》等刊物上发表论文近20篇;身体力行,致力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推陈出新,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整理课程资料、课件制作,牵头形势与政策教研室大胆创新,勇于改变传统的“满堂灌”式教学,开展以问题研究为中心、以课堂讨论为载体、以培养学生自主式学习能力为目的的案例式、体验式、研究式、互动式和启发式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她由于她精心备课、学识渊博、授课得法,课堂上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点头率一直非常高,主讲的课程深受学生好评和欢迎。设计了课堂内与课堂外两种互动形式:课堂内通过课堂讨论、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等形式进行互动;课堂外则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交流,彰显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的勃勃生机。作为教研室主任和形势与政策课程负责人,我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整体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众人拾柴火焰高。为了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时常开展经验交流和课程讨论,教研室教师在全院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中屡次获奖。

三、精心耕耘责任田

高校思政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国家对思政课教师守好阵地寄予厚望,种好责任田的路径是:

“海纳百川”式备课。一节好课就好比“一杯海水”,时政信息、理性分析、科学性、趣味性、人生阅历、理论书籍则好比“百川”,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给学生一杯有质量、有分量、有味道的海水,需要教师“百川”式资料收集、去粗取精、辩证取舍、裁剪布局。

“备学生”方能有的放矢。每年新生入学,都要主动从各个学院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把脉”,通过一对一的专题访谈,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情况、关注热点,把握授课学生群体的所思所想,从而让课堂讲授有的放矢。

 集体备课最能提升课程质量。在教研室,每学期开课之前两至三轮的“圆桌会议”式的集体备课已经成为一种教学传统,围绕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特色和实践创新等设置议题,集中讨论交流,“头脑风暴”为每个学期的授课注入了充沛的“思维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个人事迹材料[此文共1839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