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基就是讲一个故事,告诉评审人我们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怎么做和凭什么做。因此,讲故事的目标是“让内行感觉深刻,让外行听明白 ”。
选题—做什么?
首先要凝练一个科学问题,好的选题等于成功的一半。张齐生院士曾经说过“一个好的题目是可以倾其我们毕生精力乃至几代人为之而奋斗的目标”。他认为好的选题应该满足以下几点:(1)想政府所想:政府中长期的工作目标和任务;(2)急企业所急:企业急需解决制约发展的共性技术;(3)做百姓所需:关系群众疾苦,惠及民生的事业。上述三个方面要求我们的选题要有意义,能够产生价值。除考虑上述三方面因素,我认为我们的研究主要是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更加偏重于基础理论和方法的创新性。最简单的选题方法可以从高水平期刊“总结和展望”章节获取,也可以从大牛写的综述文章中提炼,该部分是建立在前期大量文献的阅读和对研究前沿充分掌握基础之上。
立项依据—为什们要做?
体现出问题的重要性和研究的创新性。其中对前人文献进行引用时需注意以下两点:(1)不能单纯为引用而引用,要多引用与当前申请项目有密切关系的,且近三年发表在高水平期刊上的英文文献,同时也要包含适量的中文文献(20%);(2)对前人的相关工作需要做更高层次的归纳和总结,将不同文献所涉及的方法归结到主流的方法体系中,同时给予方法客观评价。这样评审专家才会感到课题申请人真正理解了文献综述,课题的立项充分把握了当今研究前沿。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怎么做?
“研究内容”不易过多,否则会给评审专家不切实际的感觉,建议至多不要超过4个;
“拟解决关键问题”源于研究内容,但又高于研究内容,绝不仅仅是研究内容的子集。举例?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数目2个为宜;
研究方法:一方面要尽可能写的充实,凸显研究方法的可行性;另一方面,不能写的过于详细,否则评审专家会认为我们已经实现,是重复研究,上述两方面貌似矛盾,实则不然。我的理解是撰写“研究方法”一定要掌握好“粒度”,既要避免陷入细节的漩涡,也要避免不切实际的夸夸奇谈。这种能力来自于对领域专业知识的积累,从而达到对所提方法预见性的可行性评估。如果我们达不这种能力,需要事先对所提方法编程初步验证,这个过程可以辅助我们明确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便于我们写出可行性很强的充实方法。该部分最好配合方法流程图,便于评审专家阅读和对方法宏观的把握。流程图使用生成矢量格式的作图软件(Microsoft Office Visio、Auto CAD、LATEX等)作图,从而保证图像的分辨率和美观性。
研究基础与研究平台—凭什么做?
列出与项目紧密相关的近三年已发表的文章、主持(参与)项目、发明专利等。已发表文章的格式一定要与立项依据部分的引文格式相同,做到通篇统一。在立项依据中多引用课题申请人已发表的且与申请课题有密切联系的文章,提高立项依据。研究平台部分不仅要写课题申请人所在学院拥有的资源,学校和合作单位拥有的与申请课题执行所需的软硬件资源都可以写上,提高后期课题执行的可行性。
细节提示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因此我们一定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当代典型代表:乔布斯)把项目建议书写精写细。注意以下几点:
(1)对课题的反复修改3-4次是绝对必要的,一定要打印出来一字一句地修改,引文格式、专业术语缩写、错别字等(对着电脑难以发现错误),每次修改之间最好隔一段较长的时间,以避免思维上的惯性。请专业人士在方法流程设计上把关,请非专业人士在中文表达和遣词造句上把关,每字约15元RMB的诱惑完全有理由让我们用心把这件事做好;
(2)项目申请书重点部分用黑体标记,方便审稿人阅读;
(3)仪器设备费和实验室改装费,尽量少填最好不填,虽然基金委没有明确反对利用基金购置仪器设备,但是如果有超过万元的仪器设备费会给人研究条件硬件不过硬的印象。注意和知名高校或科研院所的联合,在硬软件资源掌握上提高项目执行的可行性,拉合作单位不要忘记盖对方单位公章;
(4)预算一定要合理,一定在每一项预算的备注中充分说明每一条理由,让专家感觉有理有据。预算既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太多会让基金委感觉无力支持,太少后期开展研究工作会比较被动,建议详细阅读基金委员的预算说明文档;
(5)课题创新点不要超过2个。预期成果要少用模糊表达,如发表SCI x~y篇,让评审人看到申请人执行项目的信心和决心;
(6)多看小木虫的基金申请、文章投稿等相关板块,多上科学网看别人撰写项目申请书的方法和心得。
最终的结果往往是平时的努力程度(多读文献,多处理数据,多写程序)和对细节的重视程度决定的,他们往往能够占据到80%比重,当然有时也要靠一点点运气,个人认为其充其量占据20%的比重,最后祝愿大家都把故事讲好,祝愿各位虫子2014年都能喜中国基。chendongbj 写于2013年10月12 10点整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