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运用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使受教育者在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上和谐发展,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这种教育以受教育者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形成健全的个性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教师应当是心理医生”是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新要求。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故而作为一班之“主”的班主任,能否以科学而有效的方法把握学生的心理,因势利导的促进各类型学生的健康成长,将对教育工作成败有决定性的作用。
当前中学生在行为表现中存在的种种异常如:好动、多话、厌学、打架等并不是单纯的品行问题,而往往是由心理问题引起的,因此,将班主任工作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显得尤为重要。
二、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依赖型:凡事需要家长、老师、同学的帮助;遇事优柔寡断,总是依赖别人作决策;生活中自己不能独立自主;学习中不相信自己能够取得好成绩。
偏执型:不相信他人,嫉妒、蔑视他人,自我评论过高;常常怀疑别人居心不良,敏感、多疑,不经证实,便怀疑同学的忠诚与诚实,无端害怕别人,利用他人信任来反击他。
虚荣型:这种学生往往家庭生活比较好,表现自高自大,总以为自己高人一筹,常常自吹自擂。家庭差的同学常有逆反心理,嫉妒心、虚荣心强,特别爱面子。这些学生往往言行不一,办事不可靠,发展下去对学习和工作很不利。
自恋型:这类学生自高自大,对自己的才能夸大其辞;对批评极为敏感;喜欢指使他人,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渴望持久的关注和赞美;缺乏同情心,有很强的嫉妒心。
阳奉阴违型:表面上对老师、家长、班干部唯唯诺诺、点头称是,背地里却又故意拆台,暗中捣乱。这种类型的学生表面上老老实实,背后却搞小动作,常常成为班级活动的阻力。
反社会型:这种学生思想偏激,牢骚满腹,行为放纵,经常做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事情来。这些学生经常顶撞老师,随意损坏公物,在公共场所大喊大叫,寻衅闹事。行为放荡不羁,缺乏羞耻心和罪责感,对批评和教育带有逆反心理,发展下去,不堪设想。
这些主要的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尽管十分复杂,但由于中学生心理的可变性与可塑性、边渡性与动荡性等特点,因此只要班主任有的放矢地加以正确地引导、扶持、帮助和教育,这些学生所谓心理问题就能够得到纠正与调整。
三、培养良好心理素质的途径
首先,针对一部分学生缺乏恒心、毅力、对学习存在惰性,从而使他们智力因素受到极大束缚的特点,我开展了“学习竞争伙伴”、“进步之星”,“经验交流会”等活动,使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在活动中,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起到动力、定向、引导、维持、调节、控制和强化的作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习两极分化的局面。如:我班的杜某某同学,上课老睡觉,不交作业,不参加班级的活动,独来独往,但他的篮球打得非常好,在学校开展篮球比赛时我定他为篮球队队长。担任队长后的他对待工作非常认真、负责,主动为参赛的男同学买球服,带领他们进行训练,打比赛,最后我们班终于以弱制强,获得全校篮球比赛第五名。因此,我借此机会找他谈话,首先大大的表扬他,肯定他的能力:再次话峰一转,说事实证明,只要他努力,没有做不好的事。希望他能以此为动力,把打篮球的精力转移到学习上,他的学习肯定能提高。从此他在课堂上睡觉的现象少了,参加班级活动的主动性提高了,而且和同学的关系也比较融洽。因此在上学期期末,同学们都选他为“进步之星”。
其二,挖掘典型材料,强化健康舆论。我经常挑选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文章在班上宣读,进行理想教育、挫折教育、心理卫生教育、劳动教育、意志品质教育、为人处事和社会经验教育。例如,有些同学脾气燥,吃不得亏,人际关系紧张,我就给同学们读了《报刊文摘》上的《学会宽容忍让》一文,开导学生“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塑造学生健康、和谐的风格。有些学生心胸狭窄,妒忌心强,做事斤斤计较,而且还臭气相投,十个有此心理的同学聚成一个小团体,攻击班上与她们有过节的同学,使班级团结受到严重的影响,我就给同学们读《亲亲那个姐姐的脸》一文,并且布置全班同学写《最遗憾的事》的文章,许多同学写了因年少不懂事,和同学发生矛盾,也因自己的自私心理不及时的和解,导致终生的遗憾。有几篇文章写得很感人,我就在班上读,并且借题发挥,结合班上的情况给他们分析,做人应该大度、宽宏大量,不要斤斤计较,得饶人处且饶人。并且要学会处理好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为此,还开了主题为《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的班会。有些同学学习目的不明确,上课不专心、做作业分心,做事磨蹭,效率低,我就介绍了《江南晚报》上一篇题为《初中学生心理疾病多》的文章,告诫学生为了今后继续深造,必须改掉不良习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否则无法适应社会的需要。班主任抓住典型材料对学生反复开导,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有利于健康舆论的形成与深化。
其三、笔谈——开启学生心理的一把钥匙。我发现,要想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要想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笔谈比面谈更加行之有效(特别对于一部分特殊生而言)我在开学之始就让每个学生制作一本“交心本”,要求字数灵活、内容不限,一周与我交流一次,刚开始学生并不习惯,东搬西凑或词不达意,渐渐地,学生敢说悄悄话,知心话了,每次与他们交流都是一种心灵的对话。曾经有这么一个女学生,成绩优异,能力强,却过于要强,斤斤计较,一次在“交心本”中她谈到自己竞选班长落选后颇多微辞的看法,我随即也在交心本中写了一封诚恳的回信,其中信的末尾我是这么写的“一个人衡量能力的大小不是于职位的高低,只有输得起的人才可能赢得真正的人生,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得失,然而与年龄不相称的衡理得失实在是最大的悲哀。”此后这个女孩有了很大程度的改变,爱计较的毛病也收剑了不少。三年级时被选上班上的班长,工作非常得力,使我在班级管理工作方面省心不少。
再有一个男生曾经为自己迷恋某个女生而陷入矛盾和痛苦中,我也给他回一段话“欣赏别人的同时,不是要你忘了自我。与其匆匆涉入爱河,不如静静等待成长,干任何事都要有一个高的起点,爱情也一样。我始终相信,当你事业成功的时候,幸福就会来临。”事后我又反复与该生进行了交流,最后该生终于平稳地渡过了那个悸动的阶段。
此外,在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时,无论是个别面谈,还是笔谈都必须注意几个原则:1.平等性与民主性原则:师生间只有民主与平等,才可能产生依赖信任的力量;2.共情原则,注意倾听,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学生的各种内心感受,并将其表达出来,与学生产生共鸣;3保密性原则,只有在这个前提下,学生才有可能毫无顾忌,畅所欲言。
总的来说,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班主任工作的全部内容,但是心理健康教育对班级管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若想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严格意义上,必须配合一定的心理健康课程与学校专门的心理咨询措施,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结合心理健康教育来开展工作,又是必要和有效的。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