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是解决学生各方面问题的主要途径。与学生沟通看似简单却也复杂,这小复杂中却有着大智慧,了解和掌握以下的沟通技巧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一起来行动吧。
一、沟通前的热身步骤
1、 用愉快的语调和学生打招呼。
2、 察言观色,确定学生心情及时间说话。
3、 征求学生意见,询问现在是否能和他聊聊。
4、 尽量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始。
二、倾听学生的心声
事出必有因。学生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可能是宣泄精神或者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也可能是在呼唤人们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
三、感谢学生愿意分享
对学生的沟通努力表达感谢。这一方面表达对他的尊重,同时也会鼓励他下次再度和你交流。
四、当顾问不当领导
将“你应该……,你不能……”换成“我建议你可以考虑……,我提醒你……可能有什么坏处……。”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受到尊重,还能感觉到老师的关心之情,一举两得。
五、学生生气,你保持冷静
万一学生火冒三丈,激动起来,你千万不能随之起舞。此时老师的最高行为是你越火,我越冷。
1、 情绪具有感染力,老师的冷静,会逐渐对学生产生正面的安定作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恢复平和心态。
2、 老师镇定的处理方式,也是学生观察学习的好榜样,有助于他们解决同学之间的冲突。
六、批评学生有诀窍
1、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批评学生的行为,而非人格特质。换言之就是批评行为而非人。如果针对人格特质批评学生,他会认为老师看我不顺眼,无论自己怎么改变都无济于事。
2、 聪明的老师应该学会建设性的批评,其做法是:
步骤一:说事件
步骤二:说感觉
步骤三:说期望
步骤四:说好处
例如:“学生上网太多,没有时间学习。”
“你因为上网太多,没时间学习。我很担心,这样不但对你身体不好,也会影响你的学业。我有些生气,因为你答应过我不再上网,结果却没有做到。我希望从明天开始,你每天能把作业写完再玩一会游戏。我相信这样一来,你能成为又会玩又会学习的优秀学生!”
七、不说“但是”
“你很聪明,但是太懒了。”
“想打球是好事,但是现在应该以学习为重。”
你虽然在称赞孩子,可一个但是,前功尽弃。将但是用“如果……会更好”来取代,效果大不相同。
八、澄清语意
你怎么什么都管呀”,学生感觉老师在多管闲事,没有自由。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九、高招二选一
这是非常高明的说服术。例如你希望某个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说“你是参加母校行活动还是参加企业行活动呢?”这样一来对方既感觉到受到尊重,也会愿意做出配合的决定。
十、称赞的艺术
鼓励也是有技巧的,泛泛的表扬只会让孩子养成对事情不以为然的态度,“鼓励”的正面作用就无从发挥。鼓励时要准确表达四个方面:
1、 说结果
2、 说原因
3、 说人格特质
4、 说正面影响。
例如:“我发现你今天整理了宿舍,不仅把床上的被子叠好了,还整理了书架,清扫了地面。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很负责的人,真棒,老师以你为荣。”
需要注意的是,说正面影响时,要针对人格特质而非某项成绩。否则学生会认为成绩一旦不好,老师就会以此为耻并产生压力。
第二篇:与家长沟通的心得体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在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上表现是否一致,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关系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共同的愿望和一致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与学生家长之间必须合作和交流,建立一种和谐的友情关系,从而多角度、多层次地发挥教育的功能,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与家长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沟通呢?我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 真诚交往,密切联系
教师要想与家长取得联系,主动热情地与家长相交,在心理双方架起彼此信任的桥梁,以争取家长的有效合作,例如:我通过家园双方互相访问,电话联系;召开家长会;家长开放日;亲子运动会等,通过这些活动拉近家长与老师的距离,密切孩子与父母的关系。还可定期开展家长个别咨询活动,帮助家长解决实际问题。比如说:班上的嘉睿、戎腾、乐添、郑佳等小朋友的生活独立性较薄弱。那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独立性呢?是这些家长们所关注的。因此在于家长的沟通中,我建议家长平时多给孩子一些处理事情的机会:如洗自己的手绢、袜子,自己洗漱,自己收拾玩具、作业本、小画书等。随着孩子常时间的锻练和培养,相信孩子们会逐渐增强独立生活、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能力。以上这些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与家长沟通的途径。
二、 尊重家长,增进理解
在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家长存在许多不合作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师对家长尊重不够或双方不理解而造成的,因此,在教师与家长的交往中,一是要尊重家长,尊重他们的感情,尊重他们的意见,尊重他们的人格。教师不可摆出一付教育权威的架子,或明或暗地对家长进行旁敲侧击,使家长不愿接近。二是要理解家长,并让家长也理解教师,作为家长,一般都期盼孩子成才,对孩子的成长十分关心,孩子在学校表现不好,就会觉得脸上无光,教师在与家长接触,不宜总是向家长指出孩子的缺点、短处,向家长“告状”,不要用刻薄的语言指责,挖苦学生,应从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角度客观地交换意见,研究互相配合教育,培养孩子的对策与办法。
三、激励帮助,搞好配合
为了使家长与教师更好地配合,教师应激励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素养,教师应多方面了解学生家长,根据学
生家长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对于后进学生家长来说,应帮助家长指定教育计划,明确教育方向。例如:我班的宇烽、云逸、兆丰等常有发现在与小朋友交往中存在侵犯性行为。事后会推卸责任或接受批评表示以后不敢了,但大都不久就又犯了。针对这种情况,我与家长进行反馈和沟通,希望家园共同为幼儿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并建议家长采用“转移注意”法,给幼儿予较多的关注,比方说: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引导幼儿经常从事这类活动有助于恢复他们的心理平衡,逐渐转移侵犯性行为。
四、以诚相待,摒弃功利
……此处隐藏4638个字……带头作用,你要做一些坏事,我还怎样去说服别人呢?不是给我堵嘴吗?”c回答说:“老师,我也想好,就是习惯了,板不住。”师说:“好呀!你只要想好,就是好孩子。毛主席说过,允许犯错误,也允许改正错误,改了就是好孩子。你要真想改,老师来帮助你,同学们来帮你。”c回答说:“老师,我真想改,您帮助我吧!”师说:“以后你有什么心理话都和我说好吗?你在心里“话”册上与我联系 ,咱们两个是朋友,你愿意吗?”他半信半疑地点了点头,我马上说:“咱两个拉拉小拇指,拉钩不许变。”这样我俩建立了友谊。开始他也不说真话,我每次都用最真诚的话语回复他,还称他为朋友,一天天的过去了,我终于收到了他第一次真心话。蔡老师:
您好!我是一个非常不让人喜欢的孩子,是个爱打架爱骂人的坏孩子,我在学习时,总是抄,不愿意动脑筋,这些都是**同学把我带坏的,以前,我是一个非常老实的孩子,现在变成这样,我很难过。您别看我爱打架,可老师从没找过我,那是因为他们都怕我,不敢和老师说。蔡老师,我还有一个坏毛病告诉您,您可不可以不告诉我家里人,有时我抽烟,不过我是在烦恼时才抽,您千万不要告诉我家里人,(来源 WwW.)我求您
了。说心理话,我非常喜欢您读书的样子,你是那么幽默,是那么可爱。老师您喜欢我吗?您笑吧!
师回复:
老师笑了,孩子,你的真诚使我非常感动,谢谢你这样信任我,喜欢我。老师承诺绝不说。其实老师是非常喜欢你的,只要你想好,老师会帮你到底的,你聪明可爱,我的朋友,我好开心。我希望你做我的好助手,行吗?拉拉小拇指吧。
就这样,谈心谈了半年多,他终于变了,不再打架,不再骂人,学习成绩提高了,每次考试总是七、八十分,家长笑了,我笑了,他笑了,同学们都笑了。我俩成了真正的朋友,这个落后生前进了。通过实践使我知道了,老师必须信任他们。因此,必须抓准他们的信息,做到及时教育。
(2)心理沟通法二、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灵活多样的方法。例如;角色扮演、行为训练、生活分析、自我体验??使学生在知识、态度、技能多方面得到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参与中得到身心的锻炼,健康的发展。
我们班有个女生非常小性,动不动就生气。于是,我让他的几个好朋友,也学他的样子,动不动就生气不理她,一周过后,我找他谈话:“你最近心情好吗?”她低着头说:“老师。我心情很糟,我的小伙伴们不知怎的动不动就不理我,我没做错什么?”我笑着说:“他们的样子不就是你吗?”这时孩子们都来了,你一句我一句,说的她终于明白了,自此她不再小性了。
人成长的各种心态需要通过活动来锻炼,儿童爱活动,因此,我们就要在活动中培养孩子们的健康心理。
总之,我们在教育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健康心理培养。既要从自身做起,又要创新新方法,以便适应孩子们心理发展,适应时代的发展。上面几点体会是我在教育教学中的一点尝试,望各位专家给予指教。
第五篇: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工作心得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学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欢乐和痛苦告诉老师,不愿意与老师开诚相见,那么谈论任何教育总归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由此可见,沟通是一种艺术,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该怎样引导师生之间的沟通,用什么方式沟通呢?下面我谈一点浅见。
一. 爱心是基础。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好孩子。”我非常欣赏这句名言,在教育工作中不仅关心学生的学习,而且还关心他们的生活,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的爱心能驱使教师以最大的耐心和韧劲克服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挖掘自身的潜能,教师的爱,对学生的发展也是一种巨大的动力,有了这种爱,师生之间才能建立起感情,才能激起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和仰慕心理,从而把这种情感迁移到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上。
二. 师生沟通中的口语艺术
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工具。师生沟通的艺术实际上也就是师生间的语言交流艺术。为了适应师生沟通中的不同情景和学生的各种差异,教师除了要重视语言的表达内容外,还要重视表达语言的技巧。
(1) 幽默
幽默是人际关系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人们都喜欢幽默的交谈和幽默的话语。具有幽默的教师一走进学生中间,学生就会感到快乐,沟通也就通畅了。
(2) 委婉
在师生的沟通中,教师的话虽然完全正确,但学生却因为碍于情感而感到难以接受,这时直言不讳效果一般就不好了。如果把话语磨去一些“棱角”,使对方在听话时仍能感到自己是被尊重的,也许就能既从理智上,又在情感上接受老师的意见了。(3) 含蓄
如一为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介绍一位因犯错误逃学刚来报到的学生时说:“由于大家都知道原因,某同学终于在今天回到了自己班级……”这种说法既不伤同学的面子也没有被全班同学误解为包庇,还可以采用“反语”,“模糊”,“沉默”等说话艺术。
三、积极聆听
听学生讲话时心不在焉,三心二意,往往是师生沟通失败的重要原因。良好的沟通,需要耐心的聆听对方,了解他心中的感受。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聆听的态度,可以使学生觉得受到重视并肯定自己的价值,要避免当学生在讲话时,急于表达自己的反应,后注意力不集中在对方的讲话上,打断学生的讲话等。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例子:学生:数学对我而言太难了。老师:数学并不难学,你的问题是,第一次遇到困难你就放弃努力了,现在再试试看。这是教师与学生在沟通时不愿意先聆听,急于将学生本来自己需要去解决的问题归结到自己马上要给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答案上,这就导致了师生沟通的败笔。
四. 教师体态语的应用
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无意识的做着体态语的沟通,而平时大部分的时间教师与学生
交往接触瞬时,他们的体态语也是无意识的。一个年轻的女教师容貌秀美,声音柔和,会增强她对学生的亲和力;而身材高大,留着小平头的中青年男教师很容易让学生畏惧;一些白发苍苍的老教师也许受到学生更大的敬重。当然教师的体貌特征主要是天生的,教师博得学生的信任和爱戴最根本的一点还于内在的学识修养。在体态语的应用中,最常用的是眼神的运用和面部表情。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道德的引导者,是思想的启迪者,是心灵世界的开拓者,是情感、意志、信念的塑造师。教师不仅要传授什么知识,而且还要知道怎样传授,知道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正确处理师生关系,有技巧性、艺术性的师生沟通方式,是每位教师所必须具备的。
本网向您推荐更多文章:人际交往与沟通的心得体会
学习《沟通艺术与方法》的心得体会
职场沟通艺术总结与心得体会
沟通与谈判 结课心得体会
班主任如何与家长沟通心得体会
文档为doc格式